宁波市鄞州区:台风前后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5-07-09 浏览量:909
台风对水产养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强风、降雨和降温。强风容易对养殖设施如大棚、管理房和电力设施等造成破坏;降雨和降温容易造成池塘养殖环境发生突变,如水温突变、pH值急剧下降。“第9号台风“灿鸿”台风即将影响我区,为此要求全区广大水产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切实做好台风前后的各项工作。
一、台风前的防病和设施加固工作
此次台风影响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梅雨期间,前期降雨已经时间和强度都很大,而且还伴有大幅度的降温;二是第9号 “灿鸿”、第10号 “莲花”、第11号 “浪卡”三台风目前正组团来袭,而且,9号 “灿鸿”很可能正面强袭,所以,养殖户一定要特别注意:
1、内陆淡水养殖池塘,需要加高塘埂,设置防逃网,防止河水倒灌和养殖水产品外逃;对养殖品种建议减少投喂,增加大蒜素,维生素c的拌料投喂。
2、沿海养殖池塘需要查看闸门,及时排淡;对养殖品种建议减少投喂,增加微生物制剂的使用。
3、南美等设施大棚养殖户,需要做好大棚加固,特别是塑料薄膜,建议能收卷的尽量收卷,不能收卷的应及时加固,在可以起步的对虾池塘,建议收卷薄膜。
4、紫菜养殖户对育苗室和浅海养殖场的桩、绳、浮子需要进行加固。
二、台风过后池塘养殖可能出现的主要病害
1、对虾病毒病:池塘养殖环境变坏了,对虾免疫功能下降了,病毒在虾体内大量复制,引起对虾大批死亡。因台风、暴雨的影响,对虾极有可能引发病毒病。
2、梭子蟹水肿病:由于强降雨,造成池塘内盐度急剧下降,造成蟹类体内渗透压调节失衡,梭子蟹容易被淡水“呛死”,或患上水肿病。
3、鱼、虾、蟹细菌性病害:台风、暴雨过后池塘内病原菌大量繁殖;鱼、虾、蟹因应激反应体能消耗,使免疫功能下降;池塘水质环境恶化,特别是池塘底层水体溶氧下降;这样,疾病发生的三要素都已具备,鱼、虾、蟹极有可能发生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弧菌病。
4、池塘泛塘:雨后养殖池塘底部环境容易恶化,致病细菌大量滋生,极易发生泛塘,病菌与寄生虫泛滥成灾。
三、台风过后水产养殖疾病防治和设施补修工作
1、抢修台风中损坏的设施。特别的电力、塘埂、闸门和网箱等,要及时通电增氧、排淡和补网,减少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
2、及时清理受灾网箱和池塘。台风过后对存留在外荡、网箱和池塘上部的水草等漂浮物,和底部的污染物和死鱼要及时捞除,防止污染水体。
3、加强水体消毒。台风过后,由于细菌爆发,需要加强水体消毒,可以用低刺激消毒剂(如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或高锰酸钾)进行水体消毒。对情况严重的鱼体可以集中药浴,可以用25克/立方米水体的土霉素药浴30分钟。
4、投喂药物饲料。台风过后投喂的饲料要新鲜,补充台风期间鱼类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以投喂1-3天的药物饲料(拌入恩诺沙星、氟本尼考等),防治细菌性病毒感染。
5、加强水质调控。台风过后需要增加开增氧机时间,同时,需要适当地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及硝化细菌等来改善水质,能有效地分解池内有机物,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鄞州区海洋与水产学会
二〇一五年七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