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信息】中科院院士徐星来鄞州了!听听关于恐龙化石大发现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02 浏览量:50
“恐龙化石是怎么被发现的?恐龙化石有哪些种类?寻找恐龙化石的意义又是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10月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徐星在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开启“院士开讲啦”第八期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中国恐龙化石大发现》的科普讲座。
图为徐院士开展科普讲座。
徐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学术院长。他主要从事中生代爬行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发现和命名四足动物新物种100余个,包括80个恐龙新物种,是世界上发现和命名恐龙最多的人。徐院士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被编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本。
图为参与讲座的同学们和徐院士(最中)合影。
徐院士田野考古经验丰富,他带领团队发现了重要的恐龙化石遗址,为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古生态环境的气候提供了宝贵资料。“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大自然,在考古的时候很喜欢趴在地上寻找恐龙化石。”在讲座上,徐院士结合自己在野外寻找恐龙化石的亲身经历,和同学们分享了恐龙化石发现和研究的故事,也向大家展示了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意义。现场来了200多位“恐龙迷”,与徐院士积极互动、抢答他的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之前关于恐龙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情,今天听了讲座,增长了见识,太有意思了!”初一学生丁跃洋听闻徐院士要开科普讲座,早早报了名。今天丁跃洋还带着他的画作来到现场,他参考《清明上河图》,将原作中的人物替换成一只只品种、形态各异的恐龙,耗时半个月,创作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六米画卷。徐院士对此赞不绝口,在画上题字“科学与艺术 奇思和妙想”。
图为徐院士和恐龙版《清明上河图》创作者丁跃洋的合影。
讲座结束后,徐院士参观了周尧昆虫博物馆,在“小志愿讲解员们”的解说下,了解昆虫学泰斗周尧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和其爱国敬业精神,近距离观察了超3000份昆虫标本、切叶蚁生态装置,进入室内生态蝴蝶体验区欣赏蝴蝶的翩翩舞姿。10月2日,他还前往参观了童第周故居、塘溪中心学校童第周楼等地。
图为周尧昆虫博物馆的“小志愿讲解员”介绍切叶蚁生态装置。
“所谓的科学家精神,就是不断传承,老一代传新一代,去做更多、更深入地研究。”徐院士鼓励孩子们不怕犯错、勇于尝试、敢于冒险,每一次进步都是在不停地试错中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