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社区科普有看点|黄鹂社区激活社区科普潜能
发布时间:2023-09-21 浏览量:265
记者 陶潇迪 通讯员 袁瑜
黄鹂社区是目前宁波市老城区中最大的一个社区,设立科普阵地十余个,曾获得浙江省基层科普示范单位、宁波市社
区科普工作综合示范单位、鄞州区社区科普创新试点等称号。黄鹂社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传播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力求科普教育大众化、通俗化、常态化,将社区打造成居民家门口的科普乐园。
图为黄鹂社区科普活动现场。
完善科普设施建设,打造科普特色阵地。黄鹂社区整合资源,由共建单位和居民众筹重点打造了全省首条铁路沿线的
生态科普长廊——“鹂西走廊”,并沿途搭建了木工坊、陶艺馆、草木居、非遗坊等多个科普阵地,设置各类科普宣
传窗(栏)30余块,累计更新30期以上。同时利用空旷地块,在“鹂西走廊”沿侧修建了200多平方米的七彩足迹科普
主题公园,内设科艺人文长廊、健身苑、七彩足迹和中外铁路史科普小知识窗,让居民切身感受科普人文气息。
配置功能复合学堂,丰富社区科普活动。“鹂西走廊”贯通以来,已开展农耕体验、“鹂西之夜”等科普活动15场。
社区与周边学校共建,组织一系列常态化活动。将鹂西走廊二期西侧改造的小菜园,开发成“我在城中有块田”农耕
体验区,请擅长蔬菜种植的居民担任“农学导师”,带着青少年们体验田间劳作,丰富科学知识;社区邀请区摄影协
会会员为居民提供摄影培训;组织一批老手艺人传承和发扬木工、灯笼、皮具等传统手工,也提供3D打印、建模等现
代工艺技术学习;社区还建立了“体育新空间”供居民们学习使用。
图为青少年科普课堂。
针对科普受众层次,建立跨龄互动机制。针对社区人口密度大、科普受众群体层次不一的特点,黄鹂社区在“鹂西走
廊”二期打造少儿科普阵地,其中“蒙育堂”中有各个单位及居民爱心捐赠各类科普书籍百余册,还引入区未成年人
保护联盟单位“陶缘”、开设青少年科普课堂等。在社区中央厨房打造老龄科普阵地,联合泰隆银行、农业银行等单
位,常态化开展中老年智能手机操作技能普及和老年反诈骗课堂,联合新成立的“小鱼课堂”开展“变废为宝”、“
科技点亮生活”等老有所学活动。
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创新科普活动载体。黄鹂新村不断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争取更多科普力量支持,用更多新方式、
新载体深入到社区以及居民家中开展各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以科普教育活动基地为主阵地,完善科普硬件设施,
分享学习科学小知识,在全社区营造浓郁的科普宣传学习氛围。
图为黄鹂社区陶艺科普活动现场。
下一步黄鹂社区将坚持以提高辖区居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凝聚多方科普力量,形成全领域行动、全民参与的格局,助
推科普事业发展,同心共筑时代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