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在鄞州,看见科学家精神
发布时间:2023-06-01 浏览量:246
鄞州图书馆里的鄞籍两院院士事迹展连日来吸引着市民在展厅里驻足,与科学家相约一场跨时空对话:白武明、郭传杰、陈光南、徐德诗等四位中科院老科学家带来30场的科学和科学家精神讲座。
科技文明史灿若星河,科学家的成就如此耀眼,科学家精神也如恒星,观照时代,汇聚能量。今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激荡起我们对于科学家精神内涵的思索,在创新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的当下,我们尤其需要读懂科学家精神。
一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党中央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科学家精神为科学人生划出了坐标系。在鄞州大地上,我们总能看到科学家精神的闪耀和激荡。
殷殷爱国情,拳拳赤子心。
图为童第周在实验室。
“中国克隆之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童第周在1934年获布鲁斯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英国剑桥大学作短期访问。
年底,不顾战争的危险,毅然放弃国外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山东大学被迫南迁,童第周从安庆到武汉、到沙市、到四川万县,辗转万里,一边支持抗日救亡运动,一边坚持科研教学,终生耕耘在科研治学一线。
皓首穷经,矢志不渝。
中国昆虫学史学科奠基人周尧早年看到中国昆虫的已知种类95%是由外国人命名和研究的,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立志研究中国昆虫分类。
1939年,他前往当时的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任教,从此扎根西北,将自己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倾注到了教学和科研中。
周尧辗转在教室、标本室、图书馆、教学实验农场,翻译了大量外国文献。周尧在六十余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园。
图为周尧在工作中。
童第周在《诗刊》上发表过的一首小诗中写:“愿效老牛,为国捐躯!”
周尧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在我见到列祖列宗时,能够无愧地对他们说,我心中无时不想着祖国,我一生没有浪费时间。”
这些掷地有声的文字,今日仍让人心潮澎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和担当,创新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
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从强调“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差距”到重视“推进原始创新”,科学家精神在升华,科学家正在续写新的历史篇章。
二
绿树成荫,群山呼应。映入眼帘的一座清晚期砖木结构的江南水乡四合院雅致古朴,这里便是童第周故居,历经风雨,老宅还保留着陈旧的凉床、书写台、座椅,依稀让来访者捕捉到童第周的童年。
图为童第周故居。
距离童第周故居不远,便是周尧故居。越来越多前往塘溪镇的游客溯溪而上,追寻科学家的足迹。
目前,鄞州拥有鄞籍院士45位,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之首。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9位,双院士2位。
“院士之乡”的美誉正是鄞州为科学家“养成”提供创新土壤的佐证。
科学家精神润物无声,创新血脉得以赓续。
一直以来,鄞州区委区政府都把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激活区域创新“强引擎”,既要高质量培育创新企业,也要高效能提升平台能级,深化开展协同攻关,打造创新共同体,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2020年,我区出台《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高水平建设全国一流人才强区创新强区的决定》,锚定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人才链、企业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服务链互促互融互生,为企业创新创业破除“痛点堵点”“撑腰打气”。
鄞州拥有浙江创新中心、宁波院士中心等各级各类备案双创平台51家,作为创新沃土不断为创新主体提供养分。
此外,宁波南高教园区是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云集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7所知名高校,师生规模达8万余人,为鄞州提供优越的“人才储备库”。
宁波院士中心不仅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课题集中发力,打造顶尖智力创新与鄞州产业升级协同融合的高端平台,还在服务上下功夫,大力优化服务只为创新主体心无旁骛,专注科研。
三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力量涌动在鄞州每一个企业、科研团队等创新主体中。
图为吴慧明在实验室。
浙江开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慧明被称为“魔法师”,她以岩土专业知识,实现建筑渣土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把废弃山塘和沿海软土地基变为黄金宝地,她所在的“复合地基”研究团队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十余年前,中淳高科请来混凝土材料领域专家张日红博士,研制非挤土施工技术,最终完成“非挤土静钻根植桩系列产品制造与施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比国际先进同类技术承载力提高1.5倍,综合能耗下降47%。
以问题需求为创新导向,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李明团队耗时19年深入研究啃下髋臼骨盆骨折治疗“硬骨头”,研发出微创精准、安全方便的核心技术体系,获得多项国内和美国发明专利,已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应用推广。
创新力量涌动,鄞州企业、高校、院所、医院等机构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不断结出累累创新硕果。
鄞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均居浙江省区(县、市)第一。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如今的鄞州科技工作者勇闯未知之境。
图为中淳高科生产车间。
2008年,宁波禾顺新材料有限公司率先组建了全市第一家企业院士工作站,至今全区已累计建成市级院士工作站(院士科创中心)21家,占全市近五分之一,其中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占全市36.8%,不少鄞企牵手院士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在不断深化的高端智力柔性引进过程中,全区累计建成区级博士创新站18家、6家市级博士创新站、1家省级博士创新站,一位位科研奋斗者们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科学视野,在鄞州大地上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追求真理,在迷雾中寻找曙光。
科学家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代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更是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鄞州的科技工作者们正不断为科学家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科学家精神闪耀新时代。
通讯记者 陶潇迪
鄞州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