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信息 >科普动态

【基层动态】鄞州区农学会发挥智力优势,推广西甜瓜新优品种和新型技术

发布时间:2022-05-24  浏览量:442

5月16日下午,区农学会组织农技专家与来自姜山镇、云龙镇、瞻岐镇、咸祥镇、塘溪镇的10余名西甜瓜种植大户在科研基地聚首,向种植大户们推介了一批西甜瓜新优品种和新型技术,让西甜瓜种植更优质也更“绿色”。


“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基地内引试了20余种西瓜品种,从今年生长情况来看,‘甬甜7号’‘浙蜜10号’‘逾佳3号’在所有引试品种中田间表现较为优秀,丰产性、抗逆性、耐高低温、糖度等都表现出色,是我们下步重点向农户推广的新型品种。甜瓜引试的近30个品种中,‘酥灿1号’‘西周蜜25号’‘雪蜜7号’等品质较好,其中重点推广的‘酥灿1号’已经在鄞州农户中开始试种,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区高级农艺师曾立红介绍。


西甜瓜产业品质升级,除了新优品种的不断引试推广,也离不开新型技术作为支撑。近年来,鄞州一直在探索以高温闷棚技术来解决西瓜种植中的连作障碍问题,通过物理方式尽可能除去土壤中的病菌,这一技术已经逐步在农户间得到推广。“但仅依靠高温闷棚技术还不能够完全除去病菌,所以我们又尝试在土壤中应用生物菌剂作为辅助手段。生物菌剂能够抑制土壤中有害菌的繁殖,特别是导致西瓜枯萎病的毁灭性致病菌镰刀菌,从检测情况来看,今年西瓜田间发病率为零。”曾立红说,下步他们还将继续将此作为一项重点课题来推进,探索引进不同种类的生物菌剂,进一步改善土壤中菌落平衡,以生态综合防治的方式让植株健康成长。


在参观西甜瓜引种示范区、生物菌剂防治西瓜连作障碍试验区后,西甜瓜新品种引起农户们的追捧。“什么时间节点浇下生物菌剂能够达到最佳效果?”“高温闷棚的一般需要持续多久呢?”“新品种的田间效果怎么样?”试验示范区内,不时传来农户们的提问。咸祥镇农户俞师傅引进种植了“酥灿1号”,这一新品种生长周期较普通甜瓜短,30天左右就可以成熟,口感也比较清爽。“我种植了1亩左右的‘酥灿1号’,虽然种植面积不大,但是和以前种植的‘甬蜜5号’相比,不仅种植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日常售价能达到15元/斤,是传统品种的两倍。”俞师傅说。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里走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鄞州的答案是走精品化道路,将优质品种与新型技术相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区农学会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希望通过田间地头的现场会,让农户零距离接触最优的品种、最新的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