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颁布实施三周年 鄞州区启动科普资源助力“双减”专项行动
发布时间:2022-02-23 浏览量:609
3月1日,《宁波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实施三周年宣传活动暨鄞州区科普资源助力“双减”专项行动启动仪式在鄞州举办。宁波市科协主席刘立群、鄞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佳毅、宁波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江定、鄞州区科协主席王宁、鄞州区教育局副局长王耀鹤等领导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科协、宁波诺丁汉大学科协、部分鄞州区企业、科普基地以及中小学学校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仪式。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鄞州区科协牵手区教育局联合开展科普资源助力“双减”专项行动,将集聚青少年科技教育资源,分三年推进落实“五个一批”重点任务,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点及面地实现科普服务助力我区“双减”措施全覆盖。
市科协主席刘立群在讲话中指出,鄞州区科协认真落实市科协统一部署,联合区教育局迅速启动实施科普资源助力“双减”专项行动,在全市科协系统起到了很好的“头雁”、“标杆”效应,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抓好科普条例的宣传贯彻,组织动员全区广大科普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到科普助力“双减”工作中来,为我们的下一代提供高质量的科技科普服务。
(图为市科协主席刘立群讲话)
鄞州区科协主席王宁介绍专项行动聚焦的五个重点任务,分别是推送一批社会化科技教育精品课程、引入一批科学与科学家精神主题报告、精选一批科普基地课外拓展项目、开放一批科技企业及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设施、举办一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主题活动。“前期区科协与区教育局共同开展资源排摸与整合,在三年中将持续开展课外科学启蒙教育、科学调查、科技研学、科普讲座等活动。”
今年,鄞州区“五个一批”重点任务已紧锣密鼓排上日程:全年在全区城乡若干所试点学校组织开展约100场科学探究课堂和特色科普活动;组织20场左右科学与科学家精神报告会进校园;推出10个左右科普基地示范课外拓展项目;推出10家科技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的生产线或科研设施向学校开放;而经前期排摸,14家首批开放“科普公益日”的企事业单位名单已公布。
在国家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科普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鄞州作为全市首批2021-2025年全国首批科普示范区,积极落实市科协统一部署,率先启动专项行动,发挥“科学风车”、“鄞州科普地图”等品牌活动效应,打通课后服务“最后一公里”。
自去年起,鄞州区科协通过开展馆校合作,探索科普助力“双减”的多样路径。启动仪式上,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体生命科学馆与宁波中学、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与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宁波(鄞州)气象科技馆与鄞州区堇山小学教育集团、周尧昆虫博物馆与鄞州区惠风书院进行合作签约,馆校双方将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提升能力、服务学生为准则,持续在学生活动、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拓展丰富科技课程与活动。
(图为鄞州区“馆校合作”签约)
“科学风车”作为鄞州区科协打造的“王牌”节目,以“交钥匙”方式送科普课程和活动到基层,备受青少年欢迎。今年,“科学风车”将开启服务学校“课后一小时”,全年共计划实施100场次,其中进校园91场,进社区9场。启动仪式上,鄞州区东南小学教育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鄞州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鄞州区邱隘实验小学、鄞州区云龙镇甲南小学等6所2022年鄞州区“科学风车”试点学校被授牌。
(图为科学手作课堂)
随后, 2022年鄞州区“科学风车”示范活动拉开序幕,《东方魔稻》科普剧、《皮影之王》科学手作课火热展开。王宁介绍:“接下来将发挥鄞州‘大科普’的优势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公益性科普活动,畅通科普基地与中小学合作渠道,让科普助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